在位長達31個年頭的國大黨主席三美威魯,在烏魯雪蘭莪國席補選嘗到了「時不我與」,頗有「歸去來辭」的感觸。
四朝元老的三美,連敦馬哈迪都退位了,他依然經歷阿都拉以及現任首相納吉兩個朝代;即使另兩個國陣成員黨即馬華總會長林良實與民政黨主席林敬益已退下,他還當選主席,沒有退休的意願。
敦馬公開批評他的不是,三美以競選主席受到支持作欲走不能之態。
自從308過後的9場補選中,國大黨無法得到印裔支持,將選票投給國陣候選人,興權會與其他印裔組織似乎有取而代之的趨勢。在國陣考慮實行直屬或附屬黨員,招攬親國陣和支持國陣團體加入之際,印度國大黨是第一個受到衝擊的成員。國陣「老大」不想三美領導下的國大黨在下屆大選中「毫無作為」,拖累大選選績。
烏雪由國大黨候選人代表國陣出征,曾有過巫統爭取派人競逐的聲音,最終基於該區是國大黨傳統議席,不能過份引起各成員黨的疑慮,影響團結而作罷。
曾四度蟬聯該區議員的署理主席巴拉尼威,被視為三美接班人,並由三美欽點上陣,最後卻不受巫統點頭,甚至有意推出親巫統的烏雪國大黨青年團團長慕基蘭。三美鼓起餘勇,放話慕基蘭惹上陣將開除其黨籍,還有18個區部主席促請首相接受三美屬意的人選,更恫言關閉黨部杯葛助選。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由宣傳主任卡馬拉納丹以新人姿態上陣,有說此人不屬於三美派系。
傳言納吉協助解決「死纏」著三美與國大黨的麥加控股,由印裔集團接手使眾多小股東的不滿減到最低程度;另傳出為安撫無法上陣的巴拉尼威,他將受委為上議員出任副部長。從此不難瞭解,國陣老大已為三美個人及其接班人巴拉尼威作好安排,三美從政壇退下應該也無憾了。
三美相信比任何人更加清楚,這回烏雪補選所出現的林林總總衝著他而來的事件,已証明他不再受尊重,並失去在國陣體制內的政治舞台和地位,感觸良深,遂有14個月後退位讓賢的一番話。
龍門陣